
SERVICE PHONE
13256698308
发布时间:2021/06/08
我们歌唱的呼吸,更重要的是"呼″的艺术。"呼″即发声,这就关系到气息的两种力的对抗,吸进去的气不能一开口发声就全部放掉了,声音的大小强弱,高低乐句的长短,都要靠合理分配气息才能做到。因此,发声时小腹丹田的推动力(內收)和胸部肋肌,背肌的保持力(保持打开),两种力量是对抗的,同时启动,才能把气送至声门,才能发声。
有些说法,是要达到一定的境界才能体会的,比如说气息的控制,唱歌到底要怎样控制胸腔腰间及两肋的扩张,不要让胸腔及腰肌.肋间肌下陷,既要有保持力又要有丹田的推动力,两者产生的一种隐性的对抗力,是怎样做到的?
事实上,那是一种心里指导,一种意念,在生理上,是横隔膜从吸气时下降的状态回到原位,是一个慢慢复位的过程,就好像你的整个身体是旧时铁匠舖打造工具用的风箱,上面是熊熊的炭火,风箱里有拉杆活塞,当拉杆往后拉,空气吸进风箱里了,拉杆往前推,就把气推上去给炭火加"油"了,这活塞与气是对抗着上的,而不是光有上行力没有下行力,是两力平衡着出去,才是有力的支持,而风箱夲身並沒有因这个变小或下陷,否则,活塞拉不动的。
这就是我们要保持胸腔和腰部肋间,背部全方位打开的道理。这点我认为在训练时要练的基夲功之一,当你练习惯了,形成了你自然一开口就达标的状态,你就不用刻意去用对抗力唱歌。
在唱歌时,其实唱歌不用费很大的力气,(除非在最高潮部分要使多一些气息之外)一切都放鬆自如了,横隔膜已经习惯了在深呼吸时自然下降的状态,跟夲不用人为地使劲下降,小腹在吸进气时自然澎起,让你感觉到你的气就是自然吸到那里的,就像叹气一样习惯,很轻鬆很自如,如果不这样反而不习惯了,(就像话剧演员,平时习惯了讲话就是这种念台词的共鸣,总之,一切都习惯了,不这样反而不轻松),在情感上也完全忘了自我而全身心地投入了这首歌的意境当中。这是一个过程,从自然到自如的过程。
这个过程要坚持,有耐心,从训练气息开始,注意推动力和保持力的对抗作用,注意整个身体这个"风箱″全方位地打开,从脚到头,从后到前,到习惯了把这个运用到自如地歌唱中,一切都放下了,轻鬆了,不刻意了,歌唱中,你只要做到打开,放松,全身细胞参与,而不只是某个部位参与,这就是歌唱技术的最高境界了。